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物流讯息 > 物流论文 > 文章 当前位置: 物流论文 > 文章

基于供应链延迟策略的产学合作教育思考

时间:2008-12-26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收集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摘要] 本文将产学合作教育链条上的学校、企业和学生等节点视为供应链的伙伴关系。进而从供应链的延迟策略和信息共享两个角度提出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框架,为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提供一条思路。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有利于拉近产学双方的距离,改善产学合作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产学合作教育 供应链管理 延迟策略 
   
一、引言 
   
产学合作教育指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经验和岗位能力训练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供应链管理是一整套方法,它基于合作战略,以过程为导向,通过有效地整合供应链各节点的企业,达到以最有效率的方法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供应链管理覆盖范围很广:包括供应商、核心企业和客户等;它的目标是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客户满意度。在产学合作教育中,如果将人才培养视为供应链产品的话,那么生源、学校与企业就构成供应链的三个节点,其中学校和企业是关键节点,由此构成的产学合作教育供应链是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借鉴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方法。延迟策略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理论方法,以下将从这个角度分析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思路和方法。 
   
二、产学合作教育的供应链延迟策略 
   
延迟策略是在需求多样化和激烈市场竞争条件下产生的供应链管理新思想。需求多样化要求企业尽可能地按客户需求定制适销对路的产品,降低滞销产品库存。延迟策略的核心内容是:在供应链中,将产品的生产过程分为通用化阶段与差异化阶段,企业事先只生产中间产品或通用模块,尽可能延迟产品差异化的加工流程,待最终市场对诸如产品外观、功能和配置等差异化特征提出要求后,才完成产品的差异化加工流程。 
   
例如上图的服装厂,它有两种不同加工流程,第一种是:事先对不同颜色服装的需求量进行预测,根据预测将布料染成不同的颜色,然后再依次进行编织、裁剪和包装共三个流程的加工。第一种流程面临的问题是:很难准确预测不同颜色服装的需求,做预测的时间越早,预测准确性越低,可能导致某些颜色的服装供不应求,而另一些颜色则积压严重,销售不畅。第二种是实施延迟策略后的加工流程:首先进行的是不同颜色服装的共有或通用的流程,例如编织和裁剪;将产品的差异化环节——染色放在后面,延迟到不同颜色服装需求情况已知之后再开工,从而使生产出来的衣服能符合市场的需要,适销对路,减少滞销积压。由此可见,延迟策略是解决产品需求信息时滞的问题。 
产学合作教育同样面临着人才需求信息时滞的问题。人才教育的培养周期远大于产品生产周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它的需求信息时滞现象更严重。高校开设一个新专业,必须经过人才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专业开设和招生计划的报批,制订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招生工作的开展,再经过三四年学习,学生毕业后才可以为社会提供服务。从最初的人才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开始,整个周期至少需要四五年。而我们身边的工作正在快速变化,每五年会有几百个工作岗位消失,同时又会产生几百个新的工作岗位;特别是近年来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加速,使得技术工种和工作岗位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五年前做预测时的短缺专业和热门技能,在五年后大量学生毕业时,可能变成过剩专业和冷门技能,这使得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很难适时地为社会提供拥有合适技能的人才,使得学生的就业率下降,或由于专业不对口而出现技术浪费现象。 
延迟策略为解决产学合作教育的需求时滞问题提供一条思路。根据延迟策略的要求,可以设计产学合作教育的新模式:(1)首先是教学的模块化。将教学内容分为通用模块和专有模块两部分。通用模块的课程设置不是针对某单一职业或特殊技能,而是针对某些相关职业群而设计的共同基础知识和通用技能,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转岗能力。专有模块包括面向某个特定岗位或某项特殊技能而设置的专业课程,它更偏重于实践能力的训练,既可以是学校课堂教学,也可以是企业的实践教学,目的在于培养能直接为企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它的课程要根据企业的现时需求而设置,内容因岗位的不同而不同。(2)其次是专有模块的延迟和动态调整。由于社会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变化很快,有必要将专有模块延迟到最后阶段,并根据需求的变化动态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以使专有模块的教育更符合企业的最新需求。(3)学生入学时划分专业不宜过细,在学习阶段的前期,统一学习通用模块的内容,在后期根据企业对各种岗位和技能的具体需求,重新细分专业,进行引导分流,分别学习各个专有模块。

上一篇:浅谈绿色供应链的构建

下一篇: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推荐阅读
  • Copyright © 2009—2024 ,www.zouzhiqiang.com,All Rights Reserved. |  黔ICP备2023009491号-1  |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427号
  • 关于本站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留言交流  |  友情链接  |  祝福频道  |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  |  我的大学  |  我的高中  |  简历2009
  • 版权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文章、作品,未经本人许可,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站内容进行复制作商业用途.
  •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致信告知我站.
  • 地址:中国·贵州·贵阳  邮编:550018   微信公众号:WEBZZQ  邮箱:admin@zouzhiqiang.com
  • QQ:470870191 欢迎各位站长加入个人网站交流讨论QQ群: 15410235
  •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