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物流讯息 > 物流论文 > 文章 当前位置: 物流论文 > 文章

浅析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时间:2013-11-13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在物联网、无线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下一代互联网IPv6等新技术驱动下,以往仅是在单个系统、领域得到应用的技术,整合创新再应用,用于解决一个行业、城市、区域的问题。科技发展到今天,不断涌现的、更加成熟的信息技术为智慧城市的技术储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物联网技术属性和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目前,物联网概念派别很多,国际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概念,一种说法源自于1999年麻省理工提出的“IOT(Internet Of Things)”;另一种说法源自于“普适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还有的说是源自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 work)”。可以说这些概念是从计算、通信、组网等不同角度出发诠释物联网技术,各有看法。本文主要介绍基于传感网技术的物联网产业发展观点。

 

随着半导体技术、微机电、移动通信、计算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诞生出了传感器网络技术,大量的、低成本的传感器节点组网使人们能够准确获取物理世界连续、直接、实时、真实的完整信息。物联网技术增强了人们对物理世界的感知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可以更好地利用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帮助。

 

传感网技术(物联网)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技术链特别长,从组成分析,该技术涵盖了半导体、软件、通信、计算、网络还有能源技术,几乎覆盖了物理学领域;二是该技术应用面特别广,作为人类认识物理世界的工具,该技术可以广泛的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农业、电力、物流、交通、安防、环保、医疗、家居等生活的各方面。传感网上述两个特点决定了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带动效应,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抓手,因此不仅中国把物联网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美国、欧盟、日韩都将物联网作为重要的战略产业规划。

 

物联网技术特点决定了其应用灵活度强、专业性高,必将诞生出各种“专、精、新、特”的物联网实际应用。“专、精、新、特”的物联网应用,正如移动互联网应用一样——去哪儿、航旅纵横等,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可以为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应用。而物联网“专、精、新、特”应用是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基础上,加上特定场景和环境下布设的感知网络所提供的实时的、连续的、直接的数据上开发而成的,给人们提供的服务不仅是间接的、经验的、推测性的结果,而更多的是直接的、实时的、精准的物理信息。让人们生产生活的决定更加及时、准确、高效,让人们生产生活更加便利。以笔者观点来看,城市的智慧关键在于提供智慧的应用,关键在于智慧源泉的培育和发展。

 

但是仅依靠这些碎片化的小而精的物联网解决方案解决不了整个行业和整个城市的智慧化问题;仅有的碎片化解决方案推广能力有限,很难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根据软件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经验来看,所有的专业化的碎片化的服务都需建立在一个系统化、商业化的平台上,因此智慧城市发展客观上需要建设一个适应物联网应用发展的平台。物联网的应用开发是基于特定场景、特定环境所设定的,感知的物理世界数据是各不相同、数据格式千差万别。从技术角度上讲,该平台不能仅是一个信息服务的门户网站,也不能仅是一个软件的平台,必须是一个能够开放的、灵活的、能够支撑感知层感知网络设备的运行,实时接入、融合感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类、加工处理,将数据转化成有价值的信息,提供应用服务和推广基础技术平台。因此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来分析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将智慧城市建设定位于自下而上的驱动型更可取。现在的智慧城市建设多流行于请一个大公司做一个顶层规划。顶层规划通常由一个超大的应用平台(往往仅限于软件层面)和若干个系统应用(公安、交通、环保、城管、医疗、农业等)组成,是基于城市管理角度,是大而全、大包大揽的全程规划。相对自成体系而灵活开发程度弱,通常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开发模式。目前国内主要的城市建设均采用该模式。而从智慧城市公众角度来看,从物联网“专、精、新、特”的应用开发商的角度来看,更需要智慧城市的一个基础技术平台。借鉴移动互联网和软件的成功经验,更多是需要一种类似Android、IOS、Windows操作平台,能够开发接入各种开发和应用,来推广和应用提供智慧的生产和管理服务。相对上种模式而言,是一种先打基础、再开发应用的一种自下而上的建设模式。

 

因为人们对物理世界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自然界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即使现阶段设计的架构很科学、很周全,也不一定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与其“打一个顶不如打一个底”,打好基础。正如城市建设一样,先开发基础设施,再开发各种功能单元,只有基础打好了、打牢了,才能适应未来整个城市的开发建设。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应该先研究支撑智慧应用的运营平台,再研究开发各种应用。

上一篇:准时配送管理方式的探讨与研究

下一篇:未来电商趋势:互联网化 平台电商全面缩水

 推荐阅读
  • Copyright © 2009—2024 ,www.zouzhiqiang.com,All Rights Reserved. |  黔ICP备2023009491号-1  |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427号
  • 关于本站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留言交流  |  友情链接  |  祝福频道  |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  |  我的大学  |  我的高中  |  简历2009
  • 版权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文章、作品,未经本人许可,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站内容进行复制作商业用途.
  •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致信告知我站.
  • 地址:中国·贵州·贵阳  邮编:550018   微信公众号:WEBZZQ  邮箱:admin@zouzhiqiang.com
  • QQ:470870191 欢迎各位站长加入个人网站交流讨论QQ群: 15410235
  •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