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物流讯息 > 物流论文 > 文章 当前位置: 物流论文 > 文章

2010年物流软件开发及其应用现状分析

时间:2010-11-13    点击: 次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当前,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的趋势是提供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三层框架,以便于实现安全、可升级、实用的应用程序;基于B/S结构,建立多层分离的分布式体系结构。逻辑表示层指示用户如何与应用程序进行交互,以及信息如何表示;业务逻辑层装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应用程序,用来控制应用程序中的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层控制与应用程序使用的数据库的连接,并从这些数据源中取得数据提供给业务逻辑层。 
  java与J2EE日益成为软件厂商主流技术选择。java不仅是完全的面向对象的语言,而且是跨平台的实现技术,“一次编译,到处运行”能更好的做到组件复用,而且在系统升迁时能更好地保护企业软件资产,这样的特性符合物流企业在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中对信息系统的升级、更换要求。J2EE是一个开放式企业级应用规范,它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分布式应用模型和一系列开发技术规范,其对于中、大型物流企业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得到了开源阵营的支持,一方面又得到主流软件提供商的技术支持,如ORACLE、IBM等,微软的.NET平台目前对于小企业较合适,因其技术封闭、标准不开放,如物流公司长期使用这样的系统平台,那么就很容易在技术与系统上被微软锁定,因微软产品的技术安全性、可靠性不能满足大中型企业需要,在未来业务、系统升级时,就会丧失许多软件资产,造成浪费。多层次分布式应用模型就是根据功能把应用逻辑分层多个层次,每个层次支持不同的服务器和组件,组件在分布式服务器的组件容器中运行,容器间通过一定的协议进行通讯,从而实现组件间的相互调用。
  过去是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由于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特别不经济,目前许多企业选用可扩展标志语言(XML)来描述数据。XML是较好的对象描述语言,不同部门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不同的数据提取,XML能够做到“一次编写,到处阅读”。由于XML这种不局限于某种信息系统的特性,在异构环境下成为首选的对象描述语言。
  面向对象和面向构件 两种开发模式的博弈
  归纳物流企业系统开发厂商软件产品的技术路线主要有面向对象和面向构件的两种软件体系架构,相对形成国产管理软件厂商两大阵营。第一阵营模仿国际软件厂商如SAP、ORACLE产品特点,开发符合中国文化和管理模式的枚举型软件,力图在产品中支持所有的业务模式,包括所有考虑到的功能,当应用到非“标准”的管理流程或业务流程中时,企业需要满足系统的需求,重组管理业务流程,其优点是通过信息化的实施,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缺点是柔性不足,不能适应企业变化的需求,实施成功率较低;第二阵营坚持技术创新,突破传统枚举的思想,面向构件(组件)并基于构件开发解析型的软件,以业务模式解析生成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支持企业个性化的管理,敏捷开发模式极大提高了企业系统实施成功率。
  面向构件的规划可以理解为面向对象设计的新层次。面向构件的开发是一种软件开发手段,在开发周期的所有阶段,都以构件为基础,包括需求分析、设计、测试、支撑性技术架构、项目管理等。这个概念把面向构件的开发扩展到用面向构件的思想来设计和实现软件系统,它在软件开发周期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都以构件为中心,这跟基于构件不同,比基于构件又先进了一点。设计构件的目的是为了构件可以像零部件一样用于组装,把构件设计成项目的零件,此时面向构件就比基于构件更有优势。
  一切应用系统的开发都是从业务需求出发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处理好业务问题。系统分析员按照业务特性把系统划分为各个子系统,又把子系统划分为各个功能模块,便形成了构件业务化拆分逻辑。与“业务驱动”相一致,构件业务化是从业务的观点来分析构件,使得业务和构件相结合,从而面向构件可以更好的构建业务模型和业务流程。应用开发以技术为中心,业务人员和开发技术相分离,也使得用户需求、设计和开发相分离。构件业务化,是面向构件技术发展的必然,提高了业务构件的复用及适应业务变化的能力,使企业能够通过自身和业务(构件)的转换来应对来自市场的挑战。
  业务资源整合 从单点应用到整合应用
  随着国家振兴物流行业的规划不断深入,未来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快速反映能力,而信息化是实现快速反映的关键;同时,企业将进一步提高在整合资源的能力,大型集团企业物流渐渐淡化,集团控制的不同企业下的采购物流、分销物流组建成专门的物流企业,不仅服务于本集团的业务,也承接企业外部的业务,与此同时,为兑现世贸组织的承诺全面开放物流行业,国际物流巨头纷纷进驻中国市场,经历一场大规模的企业并购,快速建立市场体系和布置物流网点,然而管理运营和信息化都遇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并没有发挥出资源优势,从而给本土企业提供了总结与发展的缓冲期,也为物流企业信息化诉求与实现留出了更大的空间,第三方物流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契机。
  单点应用、流程优化、整合应用是物流企业信息化的三个发展阶段。传统的物流活动往往是表现在仓储、运输或者包装等一些单独的环节上,企业物流往往非常关注这些单一环节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然而供应链和第三方物流的兴起,这种竞争不再停留在单一的环节上,而是把整个物流过程或者供应链过程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竞争的主要焦点。数据集成与业务集成成为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深切诉求。
  最新物流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结果表明企业数据库整合的比例低。采购、库存整合比例最高,但也仅有44%和31.2%。客户管理整合的比例不足40%,供应商评估、运输、配送整合比例尚不足30%,与合作伙伴或上下游企业实行系统对接的比例低,库存系统、共用操作平台和数据库共享对接比例分别仅有12.8%、10.5%、11.6%。
  在业务集成的层面上,一体化、整体化的系统成为主流的应用。业务实践表明,70%物流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网站,却触碰到企业管理系统与电子商务的应用整合的暗礁,企业无法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而造成效率低下,系统对决策支持力度不够,信息化投入与系统开发费用失衡,功能固化与按需变动的业务流程不同步,客观要求IT厂商改变传统的软件开发与实施模式,物流软件平台、构件化物流软件受到极大的关注。
  从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电子报关系统、货代管理软件、CRM、SRM、SCM、财务系统等单点应用提高作业效率到物流软件平台、构件化物流软件的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信息系统不仅在作业层面、而且在运营与决策的层面对业务提供支持,为建设物流供应链、大物流系统迈出了新的台阶。
  据赛迪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自主平台市场总体规模为3.84亿元,占管理软件平台市场的40%,占中国管理软件市场份额仅达3.18%,但是自主平台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8.77%,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在受查企业中大型企业占34%,中小型企业占66%,在比较企业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型中发现,平台化模式的效益率最高,达到99.18%,其次是行业化模式,为89.09%,通用化模式为84.77%,定制化模式最差,为78.13%。

上一篇:浅谈电子商务中诚信机制的构建

下一篇:电子商务下逆向物流成本管理策略研究

 推荐阅读
  • Copyright © 2009—2024 ,www.zouzhiqiang.com,All Rights Reserved. |  黔ICP备2023009491号-1  |  贵公网安备52010302003427号
  • 关于本站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留言交流  |  友情链接  |  祝福频道  |  微信公众号  |  新浪微博  |  我的大学  |  我的高中  |  简历2009
  • 版权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文章、作品,未经本人许可,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站内容进行复制作商业用途.
  •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致信告知我站.
  • 地址:中国·贵州·贵阳  邮编:550018   微信公众号:WEBZZQ  邮箱:admin@zouzhiqiang.com
  • QQ:470870191 欢迎各位站长加入个人网站交流讨论QQ群: 15410235
  •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