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度生产计划的概述 年度生产计划编制是生产制造活动的前期工作,它属于企业管理层的业务活动。年度生产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计划期的总产量计划与进度计划。计划期的长度一般为1年,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合理利用企业生产资源。 年度生产计划的特点是在计划期内从整体上统一考虑生产资源的合理使用,以期获得最佳效益。由于它的时间跨度可以有一年以上,在这段时间内,对企业决策者而言,市场需求是不确定的。此时,企业可能已经得到部分订单,但还没有达到企业的生产能力,企业也没有完全掌握市场对各种不同品种的需求,为了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资源,企业应该就此作一个计划。可想而知,这个计划不可能是十分详尽的,至少它不可能安排详细的品种计划。它只能依据部分订单和市场预测的信息,对企业一年内的生产总量做计划,并做生产资源优化条件下的进度计划。 年度生产计划看起来是个不十分确定的生产计划,但对于企业经营决策者来,完全有必要对一年的生产任务早做安排。虽然此时企业只掌握部分的市场信息,但这并不妨碍做生产资源计划。事实上,有经验的决策者在考虑下一年度计划时,开始时关心的并不是产品的品种需求,而是产品的总量需求,它甚至可以是一个抽象产品或代表产品的总需求量。有了对总需求量的估计,就可以基本确定下年度的生产任务总量,为企业筹措生产资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年度生产计划往往是以抽象的产品概念或某类产品作为计划的单位,如电视机厂是以电视机台数来计量,而不考虑产品的型号规格。年度生产计划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既定的市场条件下,如何确定总产量,进一步再考虑生产进度如何安排,人力资源如何调整,库存数量如何确定,目的是使利润最大,生产成本最小。 年度生产计划特别适用于一年内需求呈季节性变化的生产类型,它虽然十分粗略,但是对于决策者来说,由于对市场需求有了大致的了解,对年度生产任务有了大体上的安排,在以后的生产管理活动中,不会因需求的变动而措手不及, 做年度生产计划时需要确定合乎逻辑的抽象产品和计划单位,如彩电,不考虑什么型号规格,以“台”为计划单位;钢铁厂以“吨”为计划单位,等等。确定的原则是能够以它为单位做计划期长度内的预测,又能够将有关的生产成本分离开来。这些原则是必要的,有了这两条,就可以对计划作利润和成本的判定。 (二)年度生产计划的指标体系 生产计划的指标体系由产品品种、产量、质量、产值等指标构成。 1.产品品种指标 产品品种指标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品种和品种数。这项指标反映了企业向社会提供多样化产品,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能力,也反映了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专业化协作水平和管理水平。 2. 品产量指标 产品产量指标是指企业在计划期限内应当生产的合格产品数量和工业性劳务的数量。这项指标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有效成果的数量和规模,也反映了企业生产能力及生产发展水平,它是企业进行产销平衡、物资平衡、计划成本和利润以及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和组织日常生产活动的重要依据。 3. 产品质量指标 产品质量指标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每种产品应该达到的质量标准。这项指标反映了企业在使用价值上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是衡量企业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之一、它不仅反映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从侧面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 4. 产品产值指标 产品产值指标是综合反映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成果的价值指标,实质上是用货币表示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该项指标又分为商品产值、总产值、净产值。商品产值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可供出售的合格产品及工业性作业的价值,由企业自备原材料生`产的成品价值、用供货商的原材料生产的成品的价值和已完成的工业性作业的价值三个部分组成。总产值是指在企业计划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产品总量,由计划期内完成的成品价值和对外出售的半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的价值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工艺装备等期未初结存量的差额价值三个部分组成。净产值是指在企业计划期内工业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是从总产值中扣除生产过程已消耗的物化劳动的价值之后的余额,它反映企业的生产成果。 上述各项指标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构成了生产计划的指标体系。确定以上指标时-必须遵循价值规律,依据客观数据资料,力求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和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三)生产能力 在生产计划的制定工作中,关键是做好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平衡。因此,应明确生产能力的含义、生产能力的计量方法以及生产能力的调节等问题。 1.生产能力的概念 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可定义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在正常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产出量。生产能力的这个定义包含了几层重要的概念:第一,企业的生产能力是由机器设备(即固定资产)的产出量所决定的,而且设备的产出量比较稳定,能较确定地代表生产能力。第二,按一定时间内,一般为一年内所能生产的产品产量代表生产能力。第三,企业生产能力是指在现有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产出量。所谓技术组织条件主要包括产品的技术要求与产品组合、设备类型(通用或专用设备),以及劳动力熟练程度与劳动组织形式等,这些条件若发生变化,生产能力也将发生变化。第四,企业生产能力是生产过程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生产能力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达到的产出量。这意味着企业的生产能力由最薄弱环节,即瓶颈的产出量所决定,要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主要应提高瓶颈工序的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加工能力的一个技术参数,它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每位企业主管之所以十分关心生产能力,是因为他随时需要知道企业的生产能力能否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当需求旺盛时,他需要考虑如何增加生产能力,以满足需求的增长;当需求不足时,他需要考虑如何缩小规模,避免能力过剩,尽可能减少损失。 2.生产能力的种类 (1)按用途分类 ①设计生产能力 设计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基建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可以是企业组建时规定的,也可以是车间组建时规定的。它是按工厂设计中规定的加工任务、技术装备、各种设计参数计算的应达到的最大年出产量。车间的设计生产能力应同企业的设计生产能力相适应。设计生产能力是在建成投产后,经过一定时间熟悉和掌握技术、完善技术组织的过程才能达到的。设计生产能力也不是不可突破的,当操作人员熟悉了生产工艺,掌握了内在规律以后,通过适当的改造是可以使实际生产能力超过设计生产能力的。 ②查定生产能力 老企业可能由于产品方向有所改变,或者是产品结构重新设计,也可能因为工艺方法有所改进等种种原因,当初的设计生产能力已完全不能反映实际情况,这时需要对企业的生产能力作重新核准,称此结果为查定生产能力。查定生产能力是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对于企业各类计划有指导作用,是企业计划工作的基本参数。 ③计划生产能力。 企业在年度计划中规定本年度要达到的实际生产能力称为计划生产能力。计划生产能力包括两大部分。首先是企业已有的生产能力,是近期内的查定生产能力;其次是企业在本年度内新形成的生产能力。后者可以是以前的基建或技改项目在本年度形成的生产能力,也可以是企业通过管理手段而增加的生产能力。计划生产能力的大小基本上决定了企业的当期生产规模,生产计划量应该与计划生产能力相匹配。企业在编制计划时要考虑市场需求量,能力与需求不大可能完全一致,利用生产能力的不确定性,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对生产能力作短期调整,以满足市场需求。 以上三种生产能力各有不同的用途。设计生产能力是一定时间内的奋斗目标。在编制长远规划和扩建改建方案时,及采取重大技术组织措施时,可以以设计生产能力做参考,以查定生产能力做依据。计划生产能力是安排年度生产计划的依据。 (2)从管理角度分类 ①理论生产能力 理论生产能力是指不考虑设备计划修理、设备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停工损失所达到的产出量,即生产系统在现有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 ②标定生产能力 标定生产能力则是按实际出产效率计算的生产能力,它考虑设备故障、出现废品、返修等生产损失,因此通常比理论生产能力要小。在不增加设备或班次的情况下,理论生产能力是不能增加或修正的。相反,标定生产能力常可通过改善作业的措施,如改进工作方法、减少调整时间或加强设备维护、减少设备检修时间等来改进和提高。 (四)年度生产计划的编制 编制生产计划一定要根据企业经营目标的要求,遵循以销定产的原则,合理安排企业在年度计划内生产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产值和产品的出产期限等指标。编制生产计划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 1. 行市场调查,收集市场信息 通过市场调查,全面收集与企业经营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料,为编制生产计划提供全面、准确、可靠的依据。 2. 定生产能力 通过生产能力的核定,初步认定企业在计划期内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在一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能够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 3. 拟定计划指标,制定备选方案 根据掌握的信息和数据,初步拟定各项生产计划指标,提出几个可选的备选方案。 4.综合平衡,优选计划方案 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按照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种比例关系的要求,对企业生产活动进行系统分析、统筹兼顾,合理考虑企业生产任务与销售计划、财务计划、设备能力、物资供应计划、劳动力资源及产品成本的综合平衡,从多个备选方案中优选出最佳的生产方案,确保生产计划任务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5.修改完备,批准实施 通过综合平衡后优选出来的生产计划方案,必须征集有关部门、各生产车间等各方面的意见,通过反复修改、协调,使之完备而成为正式的生产计划,经企业最高决策机构批准再组织实施。
|